詹姆斯抵沪开启第15次中国行,NBA球星数量激增,人生就是博!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冯子涵报道,NBA超级明星勒布朗·詹姆斯于9月4日正式亮相上海,给今夏的明星中国行带来了高潮。从文班亚马到约基奇、从亚马尔到库里,这个夏天许多体育明星在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回忆,种下了希望的火种。如今,球星们不仅限于商业“打卡”,而是真诚地融入中国文化,展开互动,创造多方共赢的情感价值。
这种热潮超越了商业本身,以榜样的力量激发了中国体育的热情,推动了体育产业向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,形成了一场深入的体育与文化对话。今夏来华的NBA球星不仅数量庞大,其影响力也相当巨大:文班亚马、约基奇、莫兰特、维金斯、哈登、杰伦·布朗、库里、爱德华兹、戈登、伦纳德、巴特勒、丁威迪、詹姆斯等星光熠熠。足球新星亚马尔也曾在7月现身上海,明星球员的中国行频率与规模远超往年。
在以往,球星们的中国之行多是参加商业活动、出席品牌签售会和简单的技术展示,核心目的单一明确,主要是推销产品。而今夏的中国行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象,这些球星们不仅不再是“打卡式”巡演,更愿意融入当地文化,展现更真实的自我。例如,莫兰特在7月底的中国行中,除了合影和签名外,他还挑战了多项高难度动作,尽管他刚到中国不久,仍旧表现得相当出色。
热爱中华文化的文班亚马在修行期间不仅游览了名胜古迹,还在少林寺体验了长达10天的修行。他与僧侣们一同用素斋,切磋篮球技艺,甚至参与了跑步活动。约基奇则在旅途中与高铁展开“赛跑”。而哈登更是在通常的商业活动中,将自己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,体验了许多地方特色,形成了与球迷的紧密互动。
这些球星的中国行往往得到了他们签约运动品牌的支持,规模与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,这显示出品牌与球员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年NBA全球及中国市场分析》报告,中国已经成为NBA最大的海外市场,球迷数量超过了美国,拥有庞大球迷的背后则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遇。
如今,“Z世代”的年轻球迷对偶像崇拜不再是单纯的“仰望”,而更倾向于“双向奔赴”。比如,在库里访问重庆期间,当地文旅部门与来自全国的球迷倾注了足够的诚意,筹备了超5000架无人机表演、满员的活动现场,以及涂装库里的乡镇单轨列车和街道涂鸦。对于这些球迷的热情回应,库里不仅展示了超高难度的投篮,还将与无人机表演的合影发布到社交媒体,展现给全世界的球迷。
在广东的活动中,即使遇雨,哈登也拒绝了工作人员为他撑伞,而是戴着斗笠,和现场的球迷一起共度风雨,继续签名与合影,成为了“优质偶像”。而詹姆斯的中国行则特别通过官方渠道抽取幸运球迷参与活动,甚至在上海全球首发了自己的新一代战靴。球星们带来的情感价值,使得球迷愿意为偶像买单。
早在2023年8月,哈登在某视频平台上直播带货,五秒内售出1万瓶葡萄酒,微博观看量更是达到了27亿次,展现了“球星+短视频”结合的爆发性变现能力。而库里在重庆的活动估算也达到了近1000万元的品牌销售额。这样的活动不仅让球迷得到了追星的机会,也使球星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,从中品牌方和承办地区也实现了经济效益,促进了多方共赢。
除了商业价值,这场巨星来华的行程还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。库里为重庆的五所偏远学校捐赠了篮球装备,并与姚基金合作建设篮球场,支持青少年女性篮球发展。哈登则将较多精力投入到参与草根篮球联赛中,毫无保留地支持民间球员追求梦想。这样的偶像效应对青少年体育热情的提升,具有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。
顶级球星背后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训练体系、康复技术与品牌运营经验,他们的到来为中国从业者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宝贵机会,可以帮助整个产业链朝向更专业、更国际化的方向升级。今夏球星们的中国行不仅为商业注入了活力,也实现了文化的深入交流,推动了体育的进一步发展。当这些巨星们带着汗水与微笑离去时,他们留给中国市场的不仅是商业回报,更是温度与感动;他们留下的,是一个更具活力、更加开放,也更加令人期待的中国体育未来图景。